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
有的人运气好,出生在富贵之家,一出生就像贾宝玉一样嘴里含着玉,有钱就不是问题。但有钱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你本人值不值钱的问题。
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比如你去找一份工 作,人家给你开出百万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钱;如果人家每个月只给你开一千元工资,那就表明你还不够值钱。
“有钱”和“值钱”是两个概念。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
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比如一个著名的画家, 他需要钱的时候只需画一幅画就行了。
所以人们常说,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
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值钱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对于一个追求有意义人生的人来说,成就感至关重 要。成就感从哪儿来呢?来自于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得到的某种收获。收获越大,成就感就越大。
如果一个人的钱是伸手向父母要来的,那无论有多少钱他都不会有成就感。如果一个人的钱是靠自己赚来的,那不管赚多少他都会有成就感,而且只要来路正,钱越多,成就感会越大。
一个人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让自己不断值钱的过程;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我把值钱前后的这一转变叫做“价值转折”,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这里说的“别人求你”,不是因为你有权,而是因为你有能力。
我们是否应该认真问问自己
今天的我有钱吗?
未来的我值钱吗?
reference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61179.jsp
google ad
Tuesday, 7 October 2014
不想存款變少,那就停止討好別人》5件跟錢無關,卻能決定你存款數字的事
有一句話,當初我想到時也令自己沉思:「理財並不只是管好財務,更是管好自己的心。」確實,如果要全面改善一個人的財務狀況,除了先從記帳、預算、財務規劃等數字面著手,接著就需要從金錢管理的習慣與心態來調整。
當然,每個人身上都藏著未曾察覺,但又深深影響自己的潛在行為。就如同魚並不知道自己游在水裡的譬喻,這些行為也可能無時無刻在消耗自己的金錢,或是阻擋自己增加財富。
該怎麼解決?我的經驗是除了「看清楚」還不夠,還要一直不斷的提醒自己、重覆練習,之後才會漸漸感受到好處。不過一旦開始練習後,就會驚覺自己原來還可以進步那麼多,反應的就是財務實質提升。以下這五件事情就是值得一直不斷重覆練習的事,有些我已經練習了十幾年仍然在精進中。鍥而不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真的有幫助。
1. 別對投資太樂觀
雖然投資要趁市場發生危機時勇於進場,但不代表就該對報酬抱以樂觀的想法。反之,保守一些才能讓自己的投資路走得更順。
金融市場是個未知無法預測的世界,未來走向並不可能100%照預期規劃走,所以在評估投資潛力時反而不該太樂觀,而是要用較保守的方式來預期,這樣達成目標的機率才會高。若是投資最終結果比當初預估樂觀,那也是好上加好,不亦樂乎。
另外,對投資抱著保守的心態,也可以讓自己不會因為一時貪念而迷惘。外面有很多居心不軌的人,整天只想著從別人口袋裡多騙點錢進來,如果因為自己的貪心而上勾,將辛苦工作的收入拿去給別人花,實在划不來。
2. 生活習慣無形中花掉你的錢
我們都知道隨手關燈可以省電費,但事實上還有很多可能一輩子都沒注意過的生活習慣,正一點一滴浪費你的錢。
比如我是在快到三十歲才開始注意自己走路的方式,習慣踏步時先用後腳底滑過地面再往前走,導致我的鞋子很容易磨損。在此之前,我根本不覺得這樣的走路方式是在「花」錢,每次看到鞋底磨平甚至破洞時只覺得鞋子該換而已。不過當我開始「意識」到後,才驚覺這輩子可能因為這樣的走路習慣,讓我銀行帳戶少存很多錢。原本可以穿更久的鞋子提早損壞,為了買新鞋也就花掉更多。簡單說,如果你也是在乎自己辛苦賺來收入的人,注意這樣的習慣可以幫你存下許多不必要的開銷。
如果你主動觀察,會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習慣,只是要你稍微改變一下就可以節省更多錢。譬如有些人洗手開水龍頭習慣一次開到最大,但實際上只要一半的水流量就很夠用,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只要主動察覺,就能省下一些錢去存。
3. 想要收入增加,就不要浪費時間
在達到財務自由之前,我們都需要靠工作賺取收入,而有效的運用時間才能帶來更多的收入。不論是上班工作的產值,或是下班後運用時間增加的競爭力、開拓其他收入來源,做好時間管理反應的都是能夠增加收入。
再來,懂得把握時間提早開始投資,也可以讓你在投資中省更多的力氣,或是在睡覺中持續享受投資帶來的收益。所以不要浪費掉你的時間,就算是用作休息娛樂也可以事先規劃,讓自己的休閒品質提升,而不是把時間用在事後想不起來做了哪些事的地方。
4. 不想存款減少,就停止試著討好其他人
資本主義的影響,讓人們開始用不同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其中一個會令人錢包大失血的就是「討好別人」。就舉買車子來說,起初都是因為需要代步所以才買車,但開始挑選時腦袋就不自覺會被帥氣的車子外觀、像徵身份的品牌給吸引,若加上廣告明星的催化,常因此背上過於沉重的車子貸款。
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而選擇買比較貴而不是比較實用的商品。如果有種機器是可以記錄人一生為了討好其他人所多花的錢,相信那些數字會非常驚人,從日常生活用品到買車、買房,都可能因為「心中想證明什麼」而付出代價。所以,試著停止去討好別人,幫自己存下更多實質的錢,花錢方面也才算是真的隨「心」所欲。
5. 誠實且優先處理財務問題
有兩種人不會正視自己的金錢管理:財務狀況一團糟的人,還有工作太忙的人。前者的理由不難猜到,因為面對問題只會更痛苦,所以乾脆不理它了!比較要擔心的是後者因工作太忙的人,往往因為在職場上很努力而覺得不用擔心人生,加上生活與經濟狀況沒有發生問題,所以就沒有認真面對自己的財務。
但你知道嗎?等到有問題時,往往也來不及了。
對於財務狀況不好的人,如果願意重新站起來,從最基本的理財基本功開始做起,會發現很快就能改善。至於工作太忙的人,可惜的就是原本可以讓自己的收入發揮更高的效益,讓自己努力產生更大的價值,卻因為「忙」而疏於做金錢管理而浪費掉。所以,如果你剛好就是後者,千萬別因專心工作而把金錢管理擺在一旁,而是要誠實而認真的面對它。
結語:
因為人的大腦對「因果關係」的解讀習慣,所以我們常把一件事的成功原因看得太過簡單。就像有時透過地圖查詢從A到B該如何走,感覺只要拐幾個彎或是沿著路標就能到達,實際上路時才會發現路線不如想像中順利。
理財方面很多時候也是這樣,感覺應該只要把錢管好就會有不錯的成績,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其他跟錢無關的事情在影響自己。以上這五件事情希望大家都能一同提醒自己,並且持續練習,讓自己的金錢管理能再更上層樓,雖然它不是做了馬上見效,但長期持續下去,你會發現自己對財務的掌控權將更大,存款也會再更有效的往上成長。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61114.jsp
當然,每個人身上都藏著未曾察覺,但又深深影響自己的潛在行為。就如同魚並不知道自己游在水裡的譬喻,這些行為也可能無時無刻在消耗自己的金錢,或是阻擋自己增加財富。
該怎麼解決?我的經驗是除了「看清楚」還不夠,還要一直不斷的提醒自己、重覆練習,之後才會漸漸感受到好處。不過一旦開始練習後,就會驚覺自己原來還可以進步那麼多,反應的就是財務實質提升。以下這五件事情就是值得一直不斷重覆練習的事,有些我已經練習了十幾年仍然在精進中。鍥而不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真的有幫助。
1. 別對投資太樂觀
雖然投資要趁市場發生危機時勇於進場,但不代表就該對報酬抱以樂觀的想法。反之,保守一些才能讓自己的投資路走得更順。
金融市場是個未知無法預測的世界,未來走向並不可能100%照預期規劃走,所以在評估投資潛力時反而不該太樂觀,而是要用較保守的方式來預期,這樣達成目標的機率才會高。若是投資最終結果比當初預估樂觀,那也是好上加好,不亦樂乎。
另外,對投資抱著保守的心態,也可以讓自己不會因為一時貪念而迷惘。外面有很多居心不軌的人,整天只想著從別人口袋裡多騙點錢進來,如果因為自己的貪心而上勾,將辛苦工作的收入拿去給別人花,實在划不來。
2. 生活習慣無形中花掉你的錢
我們都知道隨手關燈可以省電費,但事實上還有很多可能一輩子都沒注意過的生活習慣,正一點一滴浪費你的錢。
比如我是在快到三十歲才開始注意自己走路的方式,習慣踏步時先用後腳底滑過地面再往前走,導致我的鞋子很容易磨損。在此之前,我根本不覺得這樣的走路方式是在「花」錢,每次看到鞋底磨平甚至破洞時只覺得鞋子該換而已。不過當我開始「意識」到後,才驚覺這輩子可能因為這樣的走路習慣,讓我銀行帳戶少存很多錢。原本可以穿更久的鞋子提早損壞,為了買新鞋也就花掉更多。簡單說,如果你也是在乎自己辛苦賺來收入的人,注意這樣的習慣可以幫你存下許多不必要的開銷。
如果你主動觀察,會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習慣,只是要你稍微改變一下就可以節省更多錢。譬如有些人洗手開水龍頭習慣一次開到最大,但實際上只要一半的水流量就很夠用,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只要主動察覺,就能省下一些錢去存。
3. 想要收入增加,就不要浪費時間
在達到財務自由之前,我們都需要靠工作賺取收入,而有效的運用時間才能帶來更多的收入。不論是上班工作的產值,或是下班後運用時間增加的競爭力、開拓其他收入來源,做好時間管理反應的都是能夠增加收入。
再來,懂得把握時間提早開始投資,也可以讓你在投資中省更多的力氣,或是在睡覺中持續享受投資帶來的收益。所以不要浪費掉你的時間,就算是用作休息娛樂也可以事先規劃,讓自己的休閒品質提升,而不是把時間用在事後想不起來做了哪些事的地方。
4. 不想存款減少,就停止試著討好其他人
資本主義的影響,讓人們開始用不同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其中一個會令人錢包大失血的就是「討好別人」。就舉買車子來說,起初都是因為需要代步所以才買車,但開始挑選時腦袋就不自覺會被帥氣的車子外觀、像徵身份的品牌給吸引,若加上廣告明星的催化,常因此背上過於沉重的車子貸款。
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而選擇買比較貴而不是比較實用的商品。如果有種機器是可以記錄人一生為了討好其他人所多花的錢,相信那些數字會非常驚人,從日常生活用品到買車、買房,都可能因為「心中想證明什麼」而付出代價。所以,試著停止去討好別人,幫自己存下更多實質的錢,花錢方面也才算是真的隨「心」所欲。
5. 誠實且優先處理財務問題
有兩種人不會正視自己的金錢管理:財務狀況一團糟的人,還有工作太忙的人。前者的理由不難猜到,因為面對問題只會更痛苦,所以乾脆不理它了!比較要擔心的是後者因工作太忙的人,往往因為在職場上很努力而覺得不用擔心人生,加上生活與經濟狀況沒有發生問題,所以就沒有認真面對自己的財務。
但你知道嗎?等到有問題時,往往也來不及了。
對於財務狀況不好的人,如果願意重新站起來,從最基本的理財基本功開始做起,會發現很快就能改善。至於工作太忙的人,可惜的就是原本可以讓自己的收入發揮更高的效益,讓自己努力產生更大的價值,卻因為「忙」而疏於做金錢管理而浪費掉。所以,如果你剛好就是後者,千萬別因專心工作而把金錢管理擺在一旁,而是要誠實而認真的面對它。
結語:
因為人的大腦對「因果關係」的解讀習慣,所以我們常把一件事的成功原因看得太過簡單。就像有時透過地圖查詢從A到B該如何走,感覺只要拐幾個彎或是沿著路標就能到達,實際上路時才會發現路線不如想像中順利。
理財方面很多時候也是這樣,感覺應該只要把錢管好就會有不錯的成績,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其他跟錢無關的事情在影響自己。以上這五件事情希望大家都能一同提醒自己,並且持續練習,讓自己的金錢管理能再更上層樓,雖然它不是做了馬上見效,但長期持續下去,你會發現自己對財務的掌控權將更大,存款也會再更有效的往上成長。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61114.jsp
Friday, 12 September 2014
穷人靠力,富人借力!看完你将不再穷!
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
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佛祖微笑的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穷人
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佛祖点头道:“好吧!”说完佛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
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
馋。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买,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第二天
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只
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
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
学会借力吧!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系统的力!由此,你便找到了杠杆的着力点,去撬动整个世界!
你知道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什麼嗎?
我們可能不止一次地抱怨過自己為什麼會是窮人,抱怨賺錢太艱難,但事實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才阻止了我們走向更富有的道路的方向。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區別是什麼,調好你的心理狀態才能變更好哦。
富人 : 收入 - 储蓄 = 支出
穷人 : 收入 - 支出 = 储蓄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或如何才能賺到錢,他們更多的想如何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穩定的生活;富人有強烈的賺錢意識,他不會侷限於某地某時,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是他的家。
一、社交: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也成就了窮人的心態和行為模式;富人多是邀請富人,話題也是如何賺錢的門道經驗。
二、業餘生活:窮人在家看電視,被肥皂劇感動得痛苦流涕,還要按照劇裡的時尚來打扮自己;富人在外跑市場,就是打球時也不忘記帶著項目和合同。
三、時間:窮人的時間是不值錢的,他們在空閒裡手腳都在忙,忙着去打牌,忙着去麻將桌上摸幾把,賭運氣;富人的閒時也是一種工作方式,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子一刻也不閒着。
四、激情:窮人只有激動沒有激情,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也會激動;富人總有這樣的激情:每個人都終將不是窮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五、歸屬感:窮人是顆螺絲釘,他們迫切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某一團體,並以這個團體的標準要求自己;富人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體精神,一方面又暗地招兵買馬,培養新人。
六、自信:窮人的自信來自外表,來自外界的眼光和評價,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富人李嘉誠說: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決不過分悲觀……這種自信來自內心,它決不會被外力所左右。
七、習慣: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地開始奮鬥,可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難熬,於是窮人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
隻,盼着其他羊生小羊,可是小羊沒生出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只好賣了羊,買了雞,想讓雞生蛋,但是日子仍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又恢復了以前的
生活。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的秘訣是:不管多麼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儲蓄,壓力會幫助你找到賺錢的辦法。
Tuesday, 5 August 2014
20岁还不储蓄?9个恶果等着你!
国内通货膨胀率虽然保持在3%,但钱还是不夠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储蓄就是个非常良好、而且必要的习惯。储蓄的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可以帮助你慢慢存到第一笔资金,发展你将来的大计。但如果20岁前你还没建立起储蓄的习惯,那将要面对的恶果可是很可怕的!
1.失去利息
理财专家有句名言,“投资理财最有力的武器,不是资金的多寡,而是时间之长短”。如果在年少时期就已经养成储蓄的习惯,根据复利率的魔力,10几岁开始储蓄与30几岁才开始存钱,手头上的资金可是会相差至少10倍!
2.投资延迟
2.1
投资必须要有资金,如果没有储蓄的习惯,拿不出资本,赚入第一桶金的时间当然就要延后。投资学习是越早越好,如果不想因筹不出资金而打乱自己的投资计划,终致错过良机,那还是趁早养成储蓄的习惯!
3.失业压力
大环境不好,储蓄在危难时刻可以起着保命的作用。如今经济每况愈下,甚至连大公司都朝不保夕,如果不幸遇上裁员或无薪假,常年储蓄下来的资金就可以让你暂时生活无虞,在找工作的期间,至少不用承受太大的经济压力。
4.忍受苦工
4.1
如果工作环境越来越不顺心,又没有储蓄习惯的话,你或许就要继续忍受着不如意的窘境;相反,有了储蓄资金,至少生活暂时有了保障,潇洒地辞职后还有能力边过日子边找工作。
5.生活倒退
工作收入可以让你的生活保持一定的素质,每周吃顿好的、看场电影当然没问题。但万一遇上车祸、家人生病等突发事件,若没有储备金的资源,可能影响原本素质不错的生活。
6.买房无望
6.1
买房子对你来说或许太遥远了,但事实是房价日益增长,如果没有储蓄习惯,到了30好几想要成家,手头上的资金或许连首期都付不起。储蓄是帮助达成目标的一个好途径。
7.赚钱力减
20岁时年轻力壮,就算没有发展大计,但只要努力工作就有饭吃。但是如果没有储蓄的习惯,等到30几岁精神、体力也日渐衰弱,手头上又没有可以挪用的资金,想要重新起步或换个跑道都非常困难。
8.乱用钱
没有储蓄不代表你乱花钱。但确实,培养起储蓄习惯,在使用手头上有限的金钱时,无形中就了解到“需要“与“想要”两者的差异,起码知道什么应该买、什么可以不买。
9.你会后悔
人生不能重来,如果未来发生任何急需金钱的问题,你或许会后悔没有趁年轻时开始储蓄。
不管赚多还是赚少,养成储蓄这个习惯,都将终生受用。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月光族”生活虽然潇洒,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储蓄的习惯总得早点养成,有了一小笔资金,以后创业才有谱啊!
reference: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6999.jsp
Wednesday, 16 July 2014
[转帖] 投資理財的秘訣:不要輕信還有秘訣
有兩個理財建議大部分人都曾聽過:支出小於收入,以及提早開始投資。支出要小於收入才會有錢可存,提早開始投資才能享受錢愈滾愈大的滋味。
如果從數學角度來看這兩個建議,那真是太簡單不過了。每個月存下至少1萬元的錢,投資在長期平均10%的投資複利上,30年後大約能存下1400萬的財
富。如果你從22歲就開始做這件事,那麼才52歲你就可以用現金買房子,雖然經過通膨的影響或許那時1400萬的房子只能算一般般的房子,但至少還是一棟
無房貸的房子呀!
但事情總是沒有那麼如意,是吧?
10%的長期投資報酬要去哪找?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才能在扣除生活費後還能存下投資本金?這些都是現實上會遇到的難題。但我誠心認為,先不管這些如何「找」到的問題,其實更困難的是如何「做」到。
找,需要方法,但是做,更需要財務上情緒跟心理的管理。
回頭把剛剛的計算過程拿出來看。30年的時間,每月都要堅持存下1萬元,想想看這是需要多大的動力跟持續力?別說30年,搞不好3年的時間就會有人開始打
著「對自己好一點」的旗子,把辛苦存下來近四十萬的錢花光光。當然,這些錢好好計畫的用,可以換回好幾躺生命之旅,或是值得回味的美好人生回憶。但別跟我
說每個人都是有計畫的去花這些錢,多數人應該都是莫名的把錢花掉。
再者,每年平均10%的投資報酬率看起來是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如何不受短期高報酬的投資給吸引。說實話吧,如果擺在眼前的投資機會是二年就能回本的
話,又有多少人不會心動呢?(等於每年40%以上的報酬率)投資理財是一個很有趣的領域,在這世界裡愈是想要賺大錢,結果往往是愈賺不到大錢。這可惡的現
象簡直是跟我們的生活經驗完全相反。不論是工作或生活中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持有積極心態努力往前進是必要條件,但在投資世界中愈是積極努力地想要賺到
錢,結果愈是相反。
所以,很多生活上很努力的人,投資時也常摔到重傷,哀哉。
找到卻做不到,仍然沒用
很久以前,一位劍士為了成為武林高手受眾人肯定,到處拜師學藝,但或許是年少輕狂心太急,他總認為找到一把好寶劍勝過擁有好功夫,所以在他習武數年期間,他只花少部分時間練武、揮劍,花大部分時間尋求能打出好寶劍的師父。
某天,他真的取得一把難得寶劍,但那把劍外觀跟一般劍有點不同,興奮之餘他也沒想太多,就開始上路尋找各方劍士切磋。十餘場鬥劍下來有輸有贏,但跟往常一樣輸仍是多於贏,劍士百思不得其解,某天就難過地坐在角落望著劍大嘆:「莫非吾人不適揮劍?」
正當低頭嘆氣時,劍士發現劍的握柄處竟刻著一段小字,上頭寫著:「此劍柄製作因誤而前後相反,若照正常握法則威力大減。」
原來,劍士是真的「找」到好劍,但揮劍方法不對,效果反而更差。他以為找到成功的祕訣,但沒有正確的心態,祕訣一點也幫不上忙。
投資理財倒底有沒有祕訣
至於找到祕訣真的重要嗎?若要說真有祕訣,可能就是不要相信還有祕訣吧!這雖然是半開玩笑來的,我相信有很多投資獲利的眉角沒有搬上抬面,只是我也相信真
正的祕訣不可能那麼輕易花個幾萬元就買到,重點也不是在花了多少錢(就算是幾十萬也一樣),重點是思考對方為什麼不留著自己好好賺,冒著公諸於世後失去效
益的風險呢?
可以完美回答這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我聽過很多種版本了,也看過很多後來的下場,要相信的話還是請你三思其中的邏輯。
而且拜網路的開放,以及一本又一本好理財書的累積,市場上想要找到有用的投資理財知識並非難事,很多作者甚至是用生命在寫經驗,除了感動之餘,只要用心學習研究它們,就算不像也有三分樣(前提是你要分出認真寫跟亂寫)。
關鍵還是在有沒有做到,特別是心態方面。相信只要穩住你的心好好的理財跟投資,把該賺的錢賺下來,這輩子的生活條件都能在中高水準之上起跳。至於是否有機
會單靠投資理財成為另外20%的好野人之列,又或是這20%值不值得你冒可能無法負擔的風險去奪取,反而是在出發尋找之前,更該好好冷靜思考的事。
這世界不會有人比你還關心自己的錢,不論你現在的財富有多少,都應該要學著把好賺的先賺下來,而不是一下子就想跳級,想要小錢一下就翻成大錢。記住我這句話:「把現有的錢管好,才能證明你值得擁有更多。」
而想要擁有更多,就先把自己的心管好;這,才是最重要的理財祕訣。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5988.jsp
Tuesday, 15 July 2014
穷人为什么不敢去创业?
穷人也有紧迫感,也很想尽快改变自己的贫穷面貌。他有积极性,但又总是有恐惧感,因为他从来没有独立把握过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商业运作的经验,就像一个从来没用过电脑的人,生怕一用力就把键盘敲坏了,或者一上网就会遭遇病毒。
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开机!而对于想要创业的穷人来说,什么也别想,干起来再说!
干任何事都是需要条件的,而使这些条件具备往往会耗费许多精力,拖延漫长时间,有时还没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环境已经变化,旧条件没达到,新问题又冒出来,结果还是下不了手,最终不了了之。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既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干永远没有机会。
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你是穷人你怕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最终就有了好 的结果。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既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人生一场赌
穷人遇事爱说赌一把,人生一场赌,这是一种态度。
赌是最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面对直接的利害得失,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哪怕你不选择,也是一种态度,也要承受后果,你既然入了局,就必须接受考验。
有的人喜欢豪赌,大把下注;有的人比较谨慎,步步为营。前者风险大,机会也大,输起来很惨,赢起来也痛快。后者来得慢,收获未必小,慢慢积累,或许终有所成。
最怕有种人,他看见局中热闹,忍不住心慌,也想博它一把,无奈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在一旁看得手心都冒了汗。如果始终只冒汗倒也罢了,可他冒汗以后,自以 为看出了门道,忽地长出一颗豹子胆,一头扎下水,连头发都不露一撮出来。其结果多半不好,如果输了,旁人想救他也无处下手;如果赢了,以这种状态,不像范 进中举,闹个半疯才怪。
没有一份真正的潇洒,输赢都是难以承受的。人生能有几回博,入局不是什么难事,但自己到底能赌多大?得先想清楚了,然后才是技术问题。赌博看起来是靠运气,但真正的高手绝对要凭智慧,以及性格上的过人之处,才能在这个场子里混下去。
其实穷人最应该赌的就是命运:难道我永远就是穷人?
有一个富人,他的成功是从买房地产开始的。当他决定要去买一个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时候,他首先是买了一个课程,三百八十五美金的一个课程,去学房地产。他花 了六个月的时间去看所有能购买的房地产,而此时他的朋友正在海边玩冲浪,或者是打高尔夫球,或者是喝酒。六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他的第一个 房地产花了一万八千元,只付了十分之一的预付款,那也是跟人家借来的,所以事实上一分钱都没投进去。他尝到了甜头,又去借了两个一万八千元的美金,这样, 就有了三座同样的投资了。过了一年,他投资的房产增值了,每个都卖了四万八千元,加起来赚了九万美金。他又以这些利润,又买了许多其他的房地产。
这听起来有点像个神话,咱们姑且不去挤他的泡沫,至少这种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只不过你得付出代价,放弃你的休息和娱乐,当你的朋友在牌桌前激战时,你得坐到书桌前;当你的亲友去旅游时,你得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转悠,调查市场,寻找机会。
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成为富人以后,你可以不工作,只干自己喜欢的事,但在此之前,你必须比别人辛苦更多。
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穷,有的人却相对富一些呢?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也不是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问题,而是知识、性格和思想。
素质创造财富
一般人眼中,拾破烂的一定是穷人,想靠拾破烂成为百万富翁是近乎天方夜谈的事。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 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六百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 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一万四千元至一万八千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十八点五克,五万四千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 罐要多赚六七倍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从拾易拉罐到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
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二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拾他们的破烂,而王怀洪却彻底变了。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二百四十多吨铝锭,3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而为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拾,还要改造拾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600元的化验 费,得拾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收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拾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 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不管他眼下的处境怎样,兴旺发达那只是迟早的事。
穷人的一本万利
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他总怕钱飞了,又回到穷日子去,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还是紧紧抱着自己的钱,少用就等于多赚。
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在渐渐成熟的商品社会,利益平均化,经营理性化,一切 都趋于平淡,哪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好事。一切都得渐渐积累,而穷人既没有原始的资本,又没有经营的经验,致富还特别心切,步子慢一点就颇不耐烦。
不耐烦就容易冒进,冒进的结果是好人牺牲,敌人高兴,你那点可怜的资本,几下就玩完。结果穷人的一本万利,最终演变成了一本一利,甚至是一本无利,还是好梦一场。
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在此基础上,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只是万本一利,如果做得好,也有可能万本亿利,总之没有本是不行的。
穷人是想得多做得少,富人则是“悄悄进庄,打枪的不要”,埋头做事,少说多干,收获不管是大是小,总会有的。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他总怕钱飞了,又回到穷日子去。
穷人舍不得鸡肋
很多人想变成富人,他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不敢真的那么做。
总是有太多顾虑,面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他不去想一万,总去想万一,越想越可怕,结果无数的可能性就在这种犹豫和等待中化为乌有。
人在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时,常常凭着经验和本能,不用思考就能作出选择。比如,你不会去站在不稳的石头上,也不会把手伸进火里。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你有 过痛苦的经历,小时候有很多血的教训。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情况是很少的,烫过一次手你就不会再去玩火。失败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它会让人得到经验,变得聪 明。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很多人总是担心创业失败,又失去了现有的稳定收入,落得个俗话说的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所谓的稳定收入是很多人行动的障碍,犹如人生的鸡肋,说到底还是反映出缺乏自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靠薪水永远只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老板之所以雇你,不是要让你发大财的,也不是要和你共同富裕,如果他挖不出剩余价值,雇你等于零。
所以最终,要创造自己的幸福,还得靠你自己。
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舍不得鸡肋也是干不成大事的。当然,孩子舍出去了,也不是就一定打得着狼,失手的事完全可能发生;舍去了鸡肋也许最终并没有干成大 事,甚至真的连光骨头都没得啃了,这也有可能。不过只要你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多一些经历,无论如何总是好的,至少对提高个人素质有用,那 么你就会觉得,你在走着,在向目标接近,总比原地踏步好。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办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到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它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缺钱,穷人往往就会把钱也当成一种负担。钱这种东西对人们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如果过分看重,那可能就会造成人们生活重心的偏移,让人们忽略一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5963.jsp
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开机!而对于想要创业的穷人来说,什么也别想,干起来再说!
干任何事都是需要条件的,而使这些条件具备往往会耗费许多精力,拖延漫长时间,有时还没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环境已经变化,旧条件没达到,新问题又冒出来,结果还是下不了手,最终不了了之。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既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干永远没有机会。
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你是穷人你怕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最终就有了好 的结果。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既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人生一场赌
穷人遇事爱说赌一把,人生一场赌,这是一种态度。
赌是最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面对直接的利害得失,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哪怕你不选择,也是一种态度,也要承受后果,你既然入了局,就必须接受考验。
有的人喜欢豪赌,大把下注;有的人比较谨慎,步步为营。前者风险大,机会也大,输起来很惨,赢起来也痛快。后者来得慢,收获未必小,慢慢积累,或许终有所成。
最怕有种人,他看见局中热闹,忍不住心慌,也想博它一把,无奈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在一旁看得手心都冒了汗。如果始终只冒汗倒也罢了,可他冒汗以后,自以 为看出了门道,忽地长出一颗豹子胆,一头扎下水,连头发都不露一撮出来。其结果多半不好,如果输了,旁人想救他也无处下手;如果赢了,以这种状态,不像范 进中举,闹个半疯才怪。
没有一份真正的潇洒,输赢都是难以承受的。人生能有几回博,入局不是什么难事,但自己到底能赌多大?得先想清楚了,然后才是技术问题。赌博看起来是靠运气,但真正的高手绝对要凭智慧,以及性格上的过人之处,才能在这个场子里混下去。
其实穷人最应该赌的就是命运:难道我永远就是穷人?
有一个富人,他的成功是从买房地产开始的。当他决定要去买一个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时候,他首先是买了一个课程,三百八十五美金的一个课程,去学房地产。他花 了六个月的时间去看所有能购买的房地产,而此时他的朋友正在海边玩冲浪,或者是打高尔夫球,或者是喝酒。六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他的第一个 房地产花了一万八千元,只付了十分之一的预付款,那也是跟人家借来的,所以事实上一分钱都没投进去。他尝到了甜头,又去借了两个一万八千元的美金,这样, 就有了三座同样的投资了。过了一年,他投资的房产增值了,每个都卖了四万八千元,加起来赚了九万美金。他又以这些利润,又买了许多其他的房地产。
这听起来有点像个神话,咱们姑且不去挤他的泡沫,至少这种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只不过你得付出代价,放弃你的休息和娱乐,当你的朋友在牌桌前激战时,你得坐到书桌前;当你的亲友去旅游时,你得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转悠,调查市场,寻找机会。
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成为富人以后,你可以不工作,只干自己喜欢的事,但在此之前,你必须比别人辛苦更多。
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穷,有的人却相对富一些呢?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也不是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问题,而是知识、性格和思想。
素质创造财富
一般人眼中,拾破烂的一定是穷人,想靠拾破烂成为百万富翁是近乎天方夜谈的事。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 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六百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 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一万四千元至一万八千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十八点五克,五万四千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 罐要多赚六七倍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从拾易拉罐到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
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二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拾他们的破烂,而王怀洪却彻底变了。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二百四十多吨铝锭,3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而为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拾,还要改造拾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600元的化验 费,得拾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收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拾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 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不管他眼下的处境怎样,兴旺发达那只是迟早的事。
穷人的一本万利
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他总怕钱飞了,又回到穷日子去,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还是紧紧抱着自己的钱,少用就等于多赚。
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在渐渐成熟的商品社会,利益平均化,经营理性化,一切 都趋于平淡,哪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好事。一切都得渐渐积累,而穷人既没有原始的资本,又没有经营的经验,致富还特别心切,步子慢一点就颇不耐烦。
不耐烦就容易冒进,冒进的结果是好人牺牲,敌人高兴,你那点可怜的资本,几下就玩完。结果穷人的一本万利,最终演变成了一本一利,甚至是一本无利,还是好梦一场。
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在此基础上,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只是万本一利,如果做得好,也有可能万本亿利,总之没有本是不行的。
穷人是想得多做得少,富人则是“悄悄进庄,打枪的不要”,埋头做事,少说多干,收获不管是大是小,总会有的。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他总怕钱飞了,又回到穷日子去。
穷人舍不得鸡肋
很多人想变成富人,他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不敢真的那么做。
总是有太多顾虑,面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他不去想一万,总去想万一,越想越可怕,结果无数的可能性就在这种犹豫和等待中化为乌有。
人在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时,常常凭着经验和本能,不用思考就能作出选择。比如,你不会去站在不稳的石头上,也不会把手伸进火里。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你有 过痛苦的经历,小时候有很多血的教训。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情况是很少的,烫过一次手你就不会再去玩火。失败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它会让人得到经验,变得聪 明。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很多人总是担心创业失败,又失去了现有的稳定收入,落得个俗话说的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所谓的稳定收入是很多人行动的障碍,犹如人生的鸡肋,说到底还是反映出缺乏自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靠薪水永远只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老板之所以雇你,不是要让你发大财的,也不是要和你共同富裕,如果他挖不出剩余价值,雇你等于零。
所以最终,要创造自己的幸福,还得靠你自己。
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舍不得鸡肋也是干不成大事的。当然,孩子舍出去了,也不是就一定打得着狼,失手的事完全可能发生;舍去了鸡肋也许最终并没有干成大 事,甚至真的连光骨头都没得啃了,这也有可能。不过只要你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多一些经历,无论如何总是好的,至少对提高个人素质有用,那 么你就会觉得,你在走着,在向目标接近,总比原地踏步好。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办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到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它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缺钱,穷人往往就会把钱也当成一种负担。钱这种东西对人们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如果过分看重,那可能就会造成人们生活重心的偏移,让人们忽略一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5963.jsp
事发时间:1637年
事发地点:荷兰
名称:郁金香事件
在1500an时代,
荷兰是欧洲一个培育郁金香球茎的国家。
贵族们愿意以很高的价钱去买这些郁金香球茎,
由于是特别品种的郁金香。
由于新品种的培植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导致供应有限,
所以有非常多的需求,
导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居高不下,
曾经于1623年从1000块一球上涨到1625年3000块。
这股热潮引来了很多投机者的注意。
一项衍生品的发明,
导致泡沫扩大得无法收拾。
由于郁金香球茎在培养过程不一定成功,
尤其是特别品种的,
培育商为了避免损失,
在培育的过程中会先和购买商签订合约,
在郁金香球茎培育出来后无论成功与否,
都会以当初说好的价格交易。
这个就是期货(forward/future)的前身。
期货的发明使到大家的焦点从货品本身,
转移到投机上(期货可以交易)。
由于大家没有看到货品,
只看到合约,
所以很容易会感觉到自己是在投机,
而非在购买货品。
结果到了1637年,
这个泡沫忽然破灭,
郁金香球茎价格掉到之前的1%不到,
很多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这时法庭作了一项裁决,
就是在1636年11月30日之后的合约,
可以以赔偿合约原本价格的3.5%来取消合约。
这个裁决其实就是选择权(option)的前身,
选择权的原理就是先预付一笔钱,
你就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未来某个时间,
以某个价格购入货品。
总结:只要有人,就会有狂热;有狂热,就会有泡沫。每个泡沫虽然牵涉的货品都不同,但是原因其实都一样。
reference: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5578.jsp
投资没有早知道
美国人万众一心,为今年的独立日(7月4日)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就在独立日前夕,美国道琼斯指数7月3日收1万7068点,创造了历史最高点。
这之后,是套利还是继续冲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更关心的是,破纪录时,你在哪里?
哦,是了,我们要说的是,如果富时大马隆综指破1900点时,你在哪里?历史性的2000点,你又在哪里?
早在几年前,黄金十年专栏成立时,说的就是这十年黄金时段。
当时,我们不敢妄自尊大,只是希望平平稳稳的以至少7%的平均回酬度过每一年,缔造十年双倍回酬的历史。
当我们开始时,股市也是在挑战历史新高,3年半以后,股市还是在挑战历史新高,巧合吗?
这绝不是巧合,这是我们在当时拿出勇气出来投资的成果。
如果创新高后,就是探低,那么,这个股市,也未免太容易预测了。
不管是高还是低,只有不停的调整脚步,才能与时并进。
有人说,既然已失去了1200点到1900点的机会(因为他一直看坏股市),那么为了不犯错,只有继续看坏市场。这样一来,总有一天他会预测正确。
不管牛熊守住市场
我们觉得,争论点不在于你对还是错,而是在于你的资产或财富能否与时增长。
如果他坚持下去,4年后股市真的垮了,他是否真能把握到机会买入?或是依然在预测何时最低,酌量入场?
很有经验的投资高手告诉我们,不管牛市还是熊市,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市场,信不信由你。
投资组合跟进
CLIQ能源凭单表现最差
前一周说到表现最差的CLIQ能源凭单,有读者询问,明知这只股票不属于基本投资型,为何还要冒险投资?这似乎更像投机,乖离了价值投资的定义。
更糟糕的是,还大量购入了寿命甚短的凭单,3年的寿命已过了1年多,很快大限已至,看你怎样个死法!
看来,CLIQ能源庸庸碌碌过来一年,已经引起SPAC股投资者的大为不满,也让一些不看好SPAC的投资者额手称快。
让我们先澄清前面那番说词。首先,我们要去掉“明知”这两个字。投资世界只讲风险和回酬,没有“明知”还是“暗知”。
其次,我们买股票,目的是赚钱,或者达到比通货膨胀更高的回酬率。说到成为价值投资的表表者,健诚或许有这个念头,我绝对没有兴趣。
在股票行阅尽行行色色人物,想要成为价值投资一代宗师的人少之又少,很多其实是和我们的想法一样:赚钱,赚比一般投资更好的回酬。
因此,别看到一个专栏,就把价值投资的大帽子盖上去,是类高帽,送给大师如陈鼎武或冷眼等前辈好了。
顺带补充一下,买入CLIQ能源或凭单,健诚其实是始作俑者,他的激进心态,在我看来,价值投资派系里他其实不入流。
正确机率多才能成功
所以,总括一句,我们只是平民散户,通过本身对投资的喜好和研究,希望(努力)在股市中挣到不错的回酬,什么大师专家,受之有愧,不必对号入座。
不论我们做什么决定,都会诚实的面对结果。投资组合不是考试,不能每次要求一百分。
这三年多来,我们确然做了一些低级错误,不过也做了更多的正确决定,所以我们才能获得如此不差的成绩。
现实生活里,错和对总是交叉发生,每次都做对,不叫“成功”,那是“完美”,是每个人追求的境界(却不大可能达到)。
成功的投资者,只需要把正确的投资机率更多发生就是了。
若影响生活应卖掉
奉劝各位读者,如果一项投资过于激进,甚至干扰到你的起居饮食,比如不小心在40仙买到CLIQ能源凭单,看到如今的股价,睡又不安稳,吃东西也没滋味,那么,建议你忍痛卖掉它,转买合成统一还好。
为了利益而失去健康或者人生乐趣,怎么值得?
最后,说回我们对CLIQ能源的决定:我们还没放弃它;组合回酬至今还有12%,如果它近来有所表现,算是锦上添花。
免责声明
除了股票基本面,本文内容纯属虚构,所有提及股项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的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文中的建议,都有一个完整的买卖纪录。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golden_years/55570.jsp
Monday, 7 July 2014
当你想抱怨或辞职的时候,请看看这个故事
他们是对表兄弟,五年前,一起结伴来北京求职,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领班是个工作很严谨的人,表兄和表弟刚来店里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很多常识都要领班临时去教,
领班特别生气,教的时候,态度不是很好,经常大声训斥他们:包厢的餐具放得不规范了;上菜的速度太慢了;普通话说得太糟糕等等。
表兄一生气,就辞职了,说真是受不了领班的鸟气,还动员表弟一起辞职。表弟愁眉苦脸地说:“这个地方干不好,咱还能到哪里去啊?我看还是在这里待着吧,虽然每天挨训,但是,好歹有份工作吧?”听表弟苦着脸说着这么没出息的话,表兄感到非常悲哀,觉得表弟太让他失望了。
表弟继续留在饭店挨训,但是,没过多久,他就不挨训了,因为他进步很快,主管批评的每个工作细节,他都能够及时改正。
饭店不卖早点,中午11 点才开始营业,所以他们上午9 点钟才开始上班。表弟买了个收音机,每天早晨5 点多钟就偷偷起来,然后躲在附近的一个公园里练习普通话,半年过后,表弟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了,没有一点方言的味道。
表弟干服务生、当传菜员、当收银员等等,每项工作干得都非常出色。他不想失去在饭店的这份工作,他想把这份工作干得非常完美,领班对这个不断追求进步的员工非常欣赏。
饭店的生意很好, 两年后,老板在另一个地方开了个新店,领班当了店长并提议老总提拔他当了新店的店长。
表弟当了店长以后,想把这个喜讯告诉表哥,表哥从这个店里辞职后,先后找过6 份工作,据说现在在一家快递公司跑业务,打
他的手机,居然停机了。表弟心里一沉,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晚上下班后,他到了表哥的住处,这才得知:表哥已经失业两个多月了,经济窘迫,手机也低价卖
了,大夏天的,也没钱买夏衣,就把以前的一套运动服用剪刀减去了裤腿和袖管,然后用针线封上毛边,就当成了短裤短褂了。表哥见了他,就愤愤不平地骂开了那
些曾经工作的单位,骂人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不对,对他要求苛刻。默默地听完表哥的牢骚,表弟放下一千元钱,然后告诉表哥:“咱们出来是工作的,不是装大爷
的,工作干不好挨批评那是应该的;少发牢骚多干工作,比什么都重要!”然后他离去了,当他走出门的时候,表哥恼怒地说:“你是不是现在当上店长了,在我面
前摆谱了?我告诉你,我还不吃你这一套!”表弟愣了一会,摇了摇头,打了辆出租车黯然离去……
老总经营有方,员工也很卖力地干,老总的生意有着很大的发展。表弟工作第五年的时候,老总的饭店已经从当初的一个店发展到有七家直营店的餐饮公司。
表弟也从店长被提拔为副总,公司的副总还有一位,就是表弟刚工作时候的饭店领班。表弟从内心很感激这个当初以“恨铁不成钢”表情不断教训他的人,由于她的不断批评,他才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这几年中,因为工作繁忙,也因为职场观念存在严重的分歧,表弟与表哥很少联系,倒是表哥来。找过表弟几次,每次都是借钱和发牢骚。表弟总是淡淡地借钱给他,然后推脱工作忙,请表哥先回。
不珍惜眼前的工作,总以为自己有很多条后路。其实,对于那些不敬业的人来说,到哪个地方,都不会受到欢迎! 此地不留人,没有留人处!。 很棒的一段话! 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沒目标的人在报怨,因为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有目标的人睡不着,沒目标的人睡不醒,因为不知道起来去干嘛; 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沒有等待出来的輝煌;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过去,你就一定会有进步;如果,你正在埋怨命运不眷顾,开导自己:命,是失败者的借口; 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5459.jsp
Friday, 6 June 2014
老和尚与股票的故事
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是个佛法高深的主持。庙在山上,山下不远有一个证券公司,两边遥遥相对。一天,庙里来了许多炒股的
香客,在菩萨面前烧了许多香,苦苦哀求,要菩萨保佑他们脱离苦海。老和尚心善,问是怎么回事。香客们说,股票大跌,我们深度套牢,赔进了许多钱,不知怎么
才能脱离苦海。老和尚心想股票真是个坏东西,害了这么多人,我佛慈悲,以救人为怀,快把那些人救出来吧。于是他就倾庙中所有的香火钱,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
地狱的心态,出来解救众生,慷慨地接入了所有散户卖出的一切筹码,买进股票,结果接入后,股市大涨了起来;
好多日子过去了,香客们又来庙中烧香,一个个都情绪激动,眼里放出绿光,求签时求的都是股票快涨多涨,还有人祈求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自己中意的股票,老
和尚不明白了,怎么股票又成了好东西了?既然善男信女都要股票,那赶快卖给他们吧,于是来到股票市场,把所有股票都卖个精光,其后股市大跌.
几个来回,老和尚赚了很多钱,大家纷纷向老和尚讨教炒股秘诀。老和尚说:“哪有什么秘诀,我只是无欲无求,抱着一颗善心而已!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生理上的差异是很小的,智商上的差异也不会太大,但投资股票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面对同样的股市,有的人赚得盆满钵盈,有的人的钱却越炒越少;这是为什么?
买股的细心,捂股的耐心,卖股的决心,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收益。真正聪明的投资者,以逸待劳;而貌似聪明的投资者,却劳而无功。
两者之间的技术并不一定差多少,但是心态之差,却会造成结果的霄壤之别。有人说,股市中的人90%以上是聪明的,但是聪明的投资者却不一定能赚到钱,倒是
一些“傻子”大获其利,而所谓的“傻子”,正是那些心态特别好的人。
“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寡”。投资也许抱着一颗为善之心,赢得的就是“为富之果”!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3617.jsp
Friday, 30 May 2014
看懂多少就收获多少
1、【送茶叶的小故事】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3309.jsp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
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 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的一个现象】
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3、【夺取先机】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4、【不许偷酒】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5、【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
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
6、【换位思维】
一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5000元贷款,借期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
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
银行职员发现富豪帐上有几百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7、【成功只有两点】
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做事,先做人。
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万事只怕有心人。
8、【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
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
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9、【冰淇淋哲学】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
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淇淋哲学”。
10、【名牌效应】
成本大概400——600元的爱马仕,卖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啥叫名牌?
成本价后面加一个0的,就叫名牌。
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的,就叫奢侈品。
成本价后面随便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的,就叫文物!
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 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的一个现象】
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3、【夺取先机】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4、【不许偷酒】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5、【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
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
6、【换位思维】
一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5000元贷款,借期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
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
银行职员发现富豪帐上有几百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7、【成功只有两点】
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做事,先做人。
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万事只怕有心人。
8、【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
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
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9、【冰淇淋哲学】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
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淇淋哲学”。
10、【名牌效应】
成本大概400——600元的爱马仕,卖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啥叫名牌?
成本价后面加一个0的,就叫名牌。
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的,就叫奢侈品。
成本价后面随便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的,就叫文物!
reference: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3309.jsp
Wednesday, 28 May 2014
hovid
Consumer product: main market
EPS: 2.54
NTA: 0.2057
DPS:1.3
52 week: 0.23-0.375
P/E: 14.76
ROE: 12.35
DY: 3.47
CAPITAL: 286M
EPS: 2.54
NTA: 0.2057
DPS:1.3
52 week: 0.23-0.375
P/E: 14.76
ROE: 12.35
DY: 3.47
CAPITAL: 286M
6种每个人都不该犯的理财错误
在
物價一定漲的世代,理財是防止財富「不進反退」的一場戰鬥;然而,過度的冒險投資也會讓自己身陷財富倒退嚕的懊悔。從學生開始理財到現在十餘年,之間走聽
看過不少犯錯的經驗,發現其實有些錯誤是每個人都應該要避免,而且都是一開始就能防範的理財錯誤。底下我將這些錯誤稍做整理列出來,希望能減少你我的理財
犯錯機會。
1. 有閒錢不提前還貸款,白繳利息
或 許是坊間討論舉債致富的財商書不少,加上每月繳款金額「看似」不高,很多人身上有閒錢時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先還貸款,而是想說要如何投資。但別忘了,有投資 不代表一定能獲利,貸款卻是一毛都不能少繳,若以市場上較低的借貸利率 3% 來說,如果有閒錢要拿去投資,表示至少要有 3% 以上的獲利才划得來,而且只有打平還是算輸掉;這情況就好像跟人家比100公尺賽跑,你的起跑點卻比對手往後多移30公尺,同時間衝過終點線也算你輸一 樣。
所以,身上有閒錢但也有貸款的人,建議在你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跟機會時,最好先做最有利的反向投資:提前還貸款本金,把利息收回到你的口袋裡,讓每月繳款金先逐步下降,未來每個月自然能存下更多的錢投資。
2. 支出始終超過收入,而且是長期都這樣
假設你身處一個坑洞裡,在你不斷往深處挖洞的同時,要如何成功爬出洞裡?答案當然很明確:先停止挖洞!只是雖然這問題聽起來很怪,但很多人在財務裡就是這樣過活。
如果你正處於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且預期短期也無法變好,那現在就要趕快想辦法節流,然後再多勞碌些去開源。天下終究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財務狀況變好,長期的收入大於支出是必要條件。
3. 投資看利卻不看險,沒搞懂就先投錢
投資最吸引人的就是能錢滾錢,所以許多人在評估投資機會時就只放大如何獲利這部分,低估可能的虧損,在還沒搞懂投資內容時就急著參一腳。
要說是戒貪也好,說是多用心也行,投資前一定要先衡量自己的風險承擔力,絕不可以讓自己掉入「輸不起」的局面。先評估投資風險造成的最壞情況在哪裡,發生時自己一定要能承受得住,守住底線永遠是投資裡重要的事。
4. 誤把投資商品名稱跟投資內容畫上等號
「松露巧克力沒有松露」這新聞我們都記取教訓了,但有沒有想過類似情況在投資商品中也很常見?雖然就跟泡麵要標示「圖示僅供參考」一樣,投資廣告的結尾也會加入投資一定有風險的警語,只是有多少人真的去檢視風險多深呢?
就 以市場熱賣的高收益債券(High-Yield Bond)來說,光看商品名稱根本就是燒餅配油條、醬油配水餃的完美組合,聽起來有著跟股票一樣高的收益,又屬於波動較穩定的債券??這顯然不合乎風險與 報酬成正比的通則。事實上也確實,這種產會有較高收益是因為投資的是評等較低的垃圾債券居多,但光從商品名稱可是看不出這些資訊,不少人還以為投資這種基 金就是賺到。
5. 帳單總是拖過期限,費時又費財
帳 單過期補繳不是什麼嚴重事,但現代人生活繁忙,忽略這種小事會平白浪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以前有次為了補繳帳單,還特定到二十分鐘車程外的公家單位繳款, 加上現場等候的時間來回就耗掉一小時,也多繳了好幾塊錢,而這些其實原本是到住家附近郵局或便利商店花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事。人生還有許多大事值得我們去完 成,千萬不要被這種小事一再拖住時間跟財富。
6. 以為刷信用卡不是借貸
不少人沒有認知到這點:信用卡裡的額度不是你的錢。
至 古以來銀貨兩訖是商場道理,當我們購買一樣商品付現時,跟店家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變成刷卡後,店家刷完卡我們就可以把商品帶回家了。疑?我們不需要給 店家現金為何還可以帶走商品?原因在於刷卡時,我們是在向銀行辦理短期借貸支付給店家,只要能在期限內繳回這筆錢,銀行就不收利息。
搞懂這層借貸關係,就該知道信用卡為何不能刷超過你能用現金負擔的金額。因為一旦刷超過,你等於把自己逼入借貸陷阱中,而許多人因此身陷裡面爬出不來。
来源:富朋友理财笔记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3065.jsp
1. 有閒錢不提前還貸款,白繳利息
或 許是坊間討論舉債致富的財商書不少,加上每月繳款金額「看似」不高,很多人身上有閒錢時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先還貸款,而是想說要如何投資。但別忘了,有投資 不代表一定能獲利,貸款卻是一毛都不能少繳,若以市場上較低的借貸利率 3% 來說,如果有閒錢要拿去投資,表示至少要有 3% 以上的獲利才划得來,而且只有打平還是算輸掉;這情況就好像跟人家比100公尺賽跑,你的起跑點卻比對手往後多移30公尺,同時間衝過終點線也算你輸一 樣。
所以,身上有閒錢但也有貸款的人,建議在你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跟機會時,最好先做最有利的反向投資:提前還貸款本金,把利息收回到你的口袋裡,讓每月繳款金先逐步下降,未來每個月自然能存下更多的錢投資。
2. 支出始終超過收入,而且是長期都這樣
假設你身處一個坑洞裡,在你不斷往深處挖洞的同時,要如何成功爬出洞裡?答案當然很明確:先停止挖洞!只是雖然這問題聽起來很怪,但很多人在財務裡就是這樣過活。
如果你正處於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且預期短期也無法變好,那現在就要趕快想辦法節流,然後再多勞碌些去開源。天下終究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財務狀況變好,長期的收入大於支出是必要條件。
3. 投資看利卻不看險,沒搞懂就先投錢
投資最吸引人的就是能錢滾錢,所以許多人在評估投資機會時就只放大如何獲利這部分,低估可能的虧損,在還沒搞懂投資內容時就急著參一腳。
要說是戒貪也好,說是多用心也行,投資前一定要先衡量自己的風險承擔力,絕不可以讓自己掉入「輸不起」的局面。先評估投資風險造成的最壞情況在哪裡,發生時自己一定要能承受得住,守住底線永遠是投資裡重要的事。
4. 誤把投資商品名稱跟投資內容畫上等號
「松露巧克力沒有松露」這新聞我們都記取教訓了,但有沒有想過類似情況在投資商品中也很常見?雖然就跟泡麵要標示「圖示僅供參考」一樣,投資廣告的結尾也會加入投資一定有風險的警語,只是有多少人真的去檢視風險多深呢?
就 以市場熱賣的高收益債券(High-Yield Bond)來說,光看商品名稱根本就是燒餅配油條、醬油配水餃的完美組合,聽起來有著跟股票一樣高的收益,又屬於波動較穩定的債券??這顯然不合乎風險與 報酬成正比的通則。事實上也確實,這種產會有較高收益是因為投資的是評等較低的垃圾債券居多,但光從商品名稱可是看不出這些資訊,不少人還以為投資這種基 金就是賺到。
5. 帳單總是拖過期限,費時又費財
帳 單過期補繳不是什麼嚴重事,但現代人生活繁忙,忽略這種小事會平白浪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以前有次為了補繳帳單,還特定到二十分鐘車程外的公家單位繳款, 加上現場等候的時間來回就耗掉一小時,也多繳了好幾塊錢,而這些其實原本是到住家附近郵局或便利商店花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事。人生還有許多大事值得我們去完 成,千萬不要被這種小事一再拖住時間跟財富。
6. 以為刷信用卡不是借貸
不少人沒有認知到這點:信用卡裡的額度不是你的錢。
至 古以來銀貨兩訖是商場道理,當我們購買一樣商品付現時,跟店家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變成刷卡後,店家刷完卡我們就可以把商品帶回家了。疑?我們不需要給 店家現金為何還可以帶走商品?原因在於刷卡時,我們是在向銀行辦理短期借貸支付給店家,只要能在期限內繳回這筆錢,銀行就不收利息。
搞懂這層借貸關係,就該知道信用卡為何不能刷超過你能用現金負擔的金額。因為一旦刷超過,你等於把自己逼入借貸陷阱中,而許多人因此身陷裡面爬出不來。
来源:富朋友理财笔记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3065.jsp
Tuesday, 6 May 2014
李嘉誠教給兒子 〝點石成金〞的十條法則
一、 克勤克儉,不求奢華。
李嘉誠相信,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下一代的將來影響很大”。
他讓兒子們吃點苦遭點磨難,
是為了磨礪他們的意志,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閱歷。
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要有勤勞、節儉的美德。
懂得節省你自己,對人卻要慷慨,
當你賺到錢,等有機會時,就要用錢,這樣賺錢才有意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深知留給兒子們金子,遠不如留給他們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指”。
二、賺錢靠機遇,成功靠信譽。
一個有信譽的人才是真君子。
“信義”一直是正直君子們的座右銘,也是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李嘉誠能發展到今天,正如他自己所言,靠努力,更靠信義。
〝一個有信用的人,比起一個沒有信用、懶散、亂花錢、不求上進的人,自必有更多機會。〞
這句話,是李嘉誠給兒子的忠告,也同時是他奮鬥的座右銘。
〝有些生意,給多少錢我都不賺,因為已經知道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會做。〞
這既是李嘉誠做生意的原則,更是他做人的準則。
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
〝精細商作,耐心為本〞 這八個字還是李嘉誠家族的〝家規〞。
李嘉誠經常跟他的兒子們說,十年樹木百載成林,做大品牌,
就要關注細節,要有耐心,惟其如此,才能成就所能想像的事業。
四、學會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
一個並不完全懂事的孩子 就應該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如果現在放鬆對他們的早期教育,
他們成了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褲子弟,再進行教育就遲了。
〝我所做的這一切其實只是想讓他們學會獨立面對生活和社會的一切。〞
他的兩個兒子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
想在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幹一番事業。
但李嘉誠卻對他們說:
『我想你們還是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兄弟倆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把他們推向社會,去經風雨,見世面,鍛煉成材。
五、別人如果放棄,你就要出手。
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它自己的高潮與低谷。
李嘉誠告誡他的兒子:
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分析,
這個產業已到窮途末路,是不是還有高潮來臨的那一天?
如果考慮好了,就要抓緊時間,從別人放棄的東西中去尋找利潤最大空間。
六、不要對一項業務情有獨。
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而人才中最貴的是全才。
在一個真正的商業人士眼中,應該是只有贏利的業務,而沒有永遠的業務。
任何一項業務,當它走過成熟階段之後,必將走向衰落,
這時候如果不進行自我調整,還抱著不放,
必將隨着該項業務的衰落而走向失敗。
七、有膽識也要有謀略。
“知難而上,舍卒保帥”講的是敢於迎難而上,學會放棄。
他經常告誡兒子,一個人僅有膽量在這個時代雖然能創出一片天下來,
但在守成時期,光有膽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謀略。
在許多時候,謀略往往比膽識重要的多得多。
八、懂得用人是成功的前提。
業務發展愈是龐大,就更要懂得用人之道,獨具慧眼。
企業管理體制上的問題不同於事務性問題,事務性問題不會影響大局;
體制問題,往往帶有全局的性質,
如不及時解決,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九、要時刻考慮合作夥伴的利益。
合作夥伴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彌補的關係,在從事一項業務活動的過程中,
如果雙方都拿50%的利潤,這個活動可以很快進行下去。
如果願意給60%的利潤呢?
現代經營理念,利益一致才有真誠的合作;
因此,必須把利益問題放在重要位置,
包括下屬的利益與外來合作夥伴的利益。
要成就大事業,光憑自己的個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也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要借助別人的力量,集合團體的智慧,方能叩開成功的大門。
十、肯用心來思考未來。
人的眼睛的作用在於發現、洞察世事人性,
從中找到為己所用的知識、機會、
以便讓自己在更高的起點上寶貴的經驗上起步。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一人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這八個字,
對於有志於經商的人來說尤其是這樣。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與多少人分享利益,幫過多少人。
你與之分享的人越多,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reference: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51532.jsp
Wednesday, 9 April 2014
[转帖] 炒猴子VS养母鸡
几天前有一位朋友把下例的文章,贴在一个社交平台,并邀请其他人给一些个人看法:
话说有一个商人来到一个小村,村子周围的山上住满了许多猴子。
商人就和村子的农民说,我要大量的猴子,100元一只。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了只猴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于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因为这比耕种划算得多了。
很快的,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倍,便又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
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
商人更出高价到500元一只,山上已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
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
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也没有回来。
村民等了很久,起初他们坚信商人必定会回来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后来终于有人吃不消了,因为猴子还要吃香蕉,还需要花费,于是纷纷把猴子放回了山上,最终山上又是到处猴子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股市!
这就是传说中的信托!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市场!
这就是传说中的房市!
看清市场讯息 勿被谣言误导
首先,这位朋友发表她个人的感想,说当她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原来是那么的诡诈和危险,因此,顿时对现代金融体制感到失望,对投资市场感到不安,同时也感觉前途好像失去光明,自己的信心也受到极大的打击。
不久后,另外一个看法很快就进来了,认同上市公司都是耍手段的。
他以前的老板就是这样。
一开始的时候,就以各样的承诺和令人鼓舞的投资预测公告天下,以这些令人难以抗拒的“风声”和“信息”吸引投资者。
待投资者不疑有虑地纷纷把血汗钱都投进公司以后,却完全没有实践将所承诺的出来,最后还索性把公司一把火给烧了而关门大吉。
接下来便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在道出江湖险诈及老百姓的无奈等等……顿时好像前途茫茫,天空突然变得暗淡。
间中,当然也有人尝试以一些正面的信息,试图把情况扳过来,然而看起来还是正不敌邪!难道这真的就是我们社会所处于的状态吗?
害群之马唯利是图
还没有为大家分析这情况之前,我有两个消息要告诉大家:一项是好消息,一项是坏消息。
以我过去的经验,大家都惯于先听坏的!坏消息就是:我们的社会的确就是如此糟糕!
如果你还有“力”再听下去的话,好消息就是:我们的社会其实是一片好景!最公平的是两者之间全由你决定!
是的,我们的社会的确充斥着唯利是图的害群之马,因此,在某些时候某些人可能会利用某些不正确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私利。
但我们不应就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市场上的投资都是不好的!
所有的报告都是一些“有心人士”在设陷阱骗人的!
所有的时候全部人都是在作弊的!
人云亦云误踩陷阱
当有人在散发风声的时候,讲的人不错(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在做工),听的人也没错(因为你无法阻挡不当的信息传到你耳朵),只有那些随意跟风的人才大错特错(因为你不做功课,没有好好的分析事实的真伪,不求证就当真)。
市场的黑暗,可怕的不是股票、基金、地产、黄金,最可怕的是那些没有付出,却因为贪念驱使而贪求快速致富的人心。
就是因为社会上充斥着这些心怀不轨的想法,当有心人士在设陷之际,就这么容易得逞。
如果说整个股票市场都有问题、都是骗局,巴菲特早就葬身股海了,何时轮到他单靠股票投资,就能成为世界第二首富?
当然,当我如此说的时候,并不代表我对所有的股票、基金、地产、黄金等投资都表认同。就如我刚才所说,世界是公平的,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情,你也将获得同等的回报!
假如你以为投资为不必付出,只要投入一笔,就期待快速致富,其实你已将自己置放于投机性的金钱游戏。
别忘了,在这个游戏里,当你急于赚别人的钱之际,别人也正有此意,可惜的是,这场金钱游戏并不由你来主导,那你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要赚钱先做功课
也许大家很想告诉我,其实我们是无辜的,我们只是受害者,因为不懂到底他们在做什么?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我也只能告诉你,是你心甘情愿的选择了当受害者。世界上有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自己在做什么就能赚钱?
许多人一讲到投资就急着要赚钱,然而我认为成功投资的首要原则,并不在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不可以失败。
如果连本都没有办法保住,还谈什么成功?在这前提下,投资者首要考量的是自己必须掌握所投资的项目。
可惜的是,许多人在还没搞懂自己在做什么之际,已被急功近利的贪念驱使,还希望能快速致富,结果是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下注”,后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炒猴子不如养母鸡
也就是这个原故,我一直强调,身为一个有责任的投资者,我们务必对投资有正确的认知,同时也不断地在办课程,引导投资者明白自己投资的目的、并通过对市场、各类投资项目及相关报表的认识,清楚自己投资的公司、选择自己可以掌握的管道。
当市场上有很多人在“炒猴子”之际,我们不断的在教导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开农场牧养会生蛋的“母鸡”。
我们活在这世界,但不要效法这世界,反之要以MonQ的精神来转化这个世界,这就是MonQ的创业理念。
会生蛋的母鸡何处寻?日后且让我们慢慢的找!
文: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来源:南洋网 – 财经周刊)
Thursday, 6 March 2014
看了三遍,沉默了五天. 值得念一念
引导语:生命中没有对与错,每个人的价值观、看问题角度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但命运始终掌握在你手中,究竟是庸庸碌碌过一生?还是为自己创造美好明天呢?以下小明跟小强的命运会告诉你答案。
reference: http://klse.i3investor.com/blogs/kianweiaritcles/47832.jsp
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
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十九岁,小强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
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三岁,小强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
小明自己谈了个女朋友,看似很相爱,每天在一起。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四岁,小强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了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
小明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小强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
小明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八岁,小强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
小明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小强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猪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
小明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一岁,小强媳妇从来家打电话来说:
小强,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
小明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小明,小孩的借读费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小强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
小明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小强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
通货膨胀严重,小明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五十岁了,小强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
小明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六十岁了,小强过六十大寿。
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
小明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
小强病了一场,小强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
小明病了一场,小明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小强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
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小明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
八十岁的小强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小明已在那里静静睡去;
小强在鞋底瞌瞌烟灰,拄着拐杖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谨以此向工作在大城市,付出了青春、爱情、亲情甚至生命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暂,希望大家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给家人多一些关爱……
编后语:生活是一种个人体验,同样的生活条件,不同价值观、生活观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比较也许是有点牵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小强和小明这两类能概括的,生活依旧继续,你们看懂了吗?
Wednesday, 5 March 2014
Tuesday, 21 January 2014
亚洲人忧未富先老•沈联涛
最近,中国放宽一胎政策,认识到人口对一国经济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亚洲的快速增长建立在有利的人口结构、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和开放型经济的基础上。但在亚洲许多地区,随着人口开始迅速老龄化,人们开始担心未富先老。
在2012年,亚洲有近4.5亿人年龄在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1%。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是原来的两倍以上,达12亿,占总人口的24%,接近北美(27%)和欧洲(34%)的预测值。
亚洲老年人和发达国家老年人有一个主要不同点。在2011年,9个亚洲经济体中,私人养老基金的资产有6630亿美元(2.12兆令吉),仅为2011年GDP的5.3%,远远低于OECD国家70%的平均水平。
在一些国家,老年抚养比正变得越来越离谱。目前,日本每两名劳动者抚养一名退休人员。到2050年,每一名劳动者将抚养两名退休人员。
到2050年,中国的比例将变成一名退休者由1.5个工作者抚养。
退休金不足生活所需
在亚洲,养老保险覆盖率过低或养老金资金不足是一个严重问题。
即使是日本等富有国家,人均财富达216694美元,低利率意味着许多退休金的领取者难以从他们的金融资产中获得足够的收入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要。按此财富计算,2%的年收益率每年只能带来4300美元(1万3760令吉),不足以过上舒适的生活。
养老金改革成首要任务
有几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为什么政府要将养老金改革作为首要任务。
首先是退休收入的充足性问题。
其次,从公平而言,应该有更多的人拥有养老保险。
第三,养老资金应该是可持续的,因为就如希腊最终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公务员丰厚的退休金。
不过,对于为什么养老基金起重要作用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长期资源有效分配,以及国家金融稳定性有极大促进作用。
在2013年5月至6月,由于担心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或缩减,市场发生震荡,当时汇率和利率波动最小的市场都是具有深度退休金或公积金的市场,这绝非偶然。
收购债券外汇
当发生资本外流时,国内养老基金可以很容易地收购地方债券和外国人出售的外汇。而没有这样大规模机构资金的国家,如印尼,就不得不依靠中央银行来捍卫其汇率和利率稳定。
由于养老基金着眼于长期,它们可以促进对增长型行业的长期战略投资,如基础设施、绿色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和社会企业。这将减少对短期银行融资或境外融资的过度依赖,这些短期融资从本质上会受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此外,有效的养老金管理在改善公司治理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活跃的养老基金可以投票反对不善经营,并约束短期主义行为。
长期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保险公司和长期股权投资者)发展不足,意味着亚洲金融体系过度依赖于短期银行系统。当前全球金融体系本质上是“长期债务和短期资本”,这意味着它偏向于不断增加债务而不是资本。
全球杠杆投机状况变糟
为什么世界上杠杆投机的状况正变得越来越糟而不是越来越好?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杠杆率越高,股本回报率(ROE)就越高,但系统风险也越高。
有股份期权的企业业主和管理者可以不通过融资,而通过银行借贷就能轻易地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因为从股市融资既不便宜也不容易。往往只有大企业才能上市。相比于在中国注册的4000万家企业(多数是小企业),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企业仅有2500家。
第二,债务利息和核销坏账可以抵税。但股权投资和股权亏损都不能抵税。
QE无法解决危机
这一杠杆游戏(尤其是那些通过内嵌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是发达市场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我之所以不相信量化宽松(QE)是全球金融危机解决方案的原因。量化宽松政策从根本上是以更多的债务解决过度债务问题。
而全球金融改革是以更复杂的规则监管已经非常复杂的金融体系。
不幸的是,在接近零的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缩减可能引起资产泡沫破灭的体系中,承担损失的是养老金领取者和储蓄者。
一个稳定且更为公平的亚洲金融体系需要“长期资本和短期债务”。
为更多人提供更多的养老金将使我们走向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这意味着长期养老基金可以长期持有那些投资于未来绿色增长的公司。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所言,“你可以是没有钱的年轻人,但不能是没有钱的老年人。
文:沈联涛 (中国银监会首席咨询顾问)
Subscribe to:
Posts (Atom)